如何处理幼儿冲突——嘉洋国际学校幼儿园教师周末读书会(三)

作者:Kathleen Burson
美国加州狄安萨学院幼教系主任
美国著名儿童暴力暨亲职教育专家
翻译:陈玉珍(台湾)
文字整理:赵倩
西方社会非常注重个人主义,竞争已经被视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就西方社会而言,冲突的种类很多,有的是被动式,有的是暴力式。被动式是指遇到冲突时,采取避免的处理方式;暴力式则是指遇到冲突时,采取暴力攻击或敌对态度的处理方式。另外,还有一种较为正面、合理的方法,就是谈判妥协的方式。

孩子小时候对暴力的学习经验,会影响将来对事情的看法或对暴力的处置态度。冲突是人与人之间的对抗,需要以正面的情绪来面对。因此,我们对冲突的处理方式需要一个更正面而非标准式的答案,这和东方的哲学观点“危机就是一种转机”有异曲同工之妙。

冲突是珍贵的学习经验
冲突发生时,责任应该归属谁?举例来说,在用餐结束之后,小朋友必须负责收拾;同样的,冲突发生时,应该解决冲突的也是小朋友自己。虽然大多数的老师都不喜欢教室里有冲突发生,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冲突也是一种珍贵的学习经验,并且做好心理准备,就可以利用冲突,将原本的负面事件,转换为正面经验。

有时候,我们对孩子要求太多,会促使冲突发生。你知道压力这两个字吗?“压力”在西方社会是普遍被讨论的字眼,因为西方社会的脚步非常快,而且竞争激烈,冲突不仅发生在成人身上,也发生在孩子身上。
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些避免冲突的方法,或是当冲突无法避免时,试着将冲突转换成良好的学习机会。老师要如何减少教室里的冲突呢?最重要的是减少幼儿不必要的压力。其次,冲突发生的原因通常是因为教室里的摆设欠佳或设备不足。例如,教室设施不足,孩子被迫分享设施;有些活动太难了,不符合孩子的需要,这些责任就必须归属老师。

教室中幼儿冲突的例子
另外,还有一些冲突是孩子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并不是老师的错误或责任,这些冲突能提供孩子学习的机会。
1.拥有物的争吵
几个孩子同时争着玩同一样东西,这样的情形在你我的生活中都曾出现过。
2.注意力的获得
在孩子眼中,老师是非常重要的人物,然而老师却只有一个,有时候两、三个小朋友之间的冲突就是为了吸引老师的注意力。

3.权力的争夺
孩子之间会彼此争夺权力,看谁的影响力比较大。孩子甚至也会向老师挑战,因为孩子知道教室中最权威的那个人,经常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4.个性的冲突
包括彼此嗜好的冲突、个性的冲突。例如,有一个小朋友很喜欢碰触他人,而被他碰触的那个小朋友偏偏很不喜欢被他人碰触的感觉,这时候冲突便发生了。
5.人际关系的冲突
当孩子不知道如何接近他想接触的那一群人,在方法不对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冲突。于是,解决冲突的重要技巧就在于协助幼儿运用有效的方式和他人建立和善的关系。

6.具有攻击性的戏剧模仿
孩子会去寻找一个权威性人物来模仿,并且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文化里,令人感到非常伤心的便是电视暴力,也就是资讯媒体对孩子的影响。
7.缺乏同理心
老师应该试着帮助孩子了解他人的感受。有时候,孩子伤害了别人却浑然不知,所以,我们除了协助孩子了解自己之外,也要试着了解他人的处境或感受。

解决冲突的目标
如果我们认为解决冲突的责任在于老师,则解决冲突的目标就是教导服从;如果我们认为解决冲突的责任在于孩子,则解决冲突的目标就是培养社交技巧。
培养社交技巧就是增进同理心,把负面的感觉转化为正面的感受,然后加深孩子彼此间的良好关系,或是培养彼此间相关联的关系。

有位学者在研究冲突对小朋友的影响时,提出了下列的看法:若是一至二岁的孩子发生冲突,那么他们彼此的关系可能就此结束;若是四至五岁的孩子发生冲突,有时他们会彼此妥协,处理问题。
当我们长大一点之后,就会发现冲突可以加深彼此的关系。在你和你的朋友意见相左时,反倒更能了解彼此。当冲突结束之后,你会觉得彼此的感情更加接近了。透过解决冲突的过程,使你更加了解对方,因此,冲突并没有结束彼此的感情,反而更能彼此了解。

很多时候,老师会将解决冲突的责任留给自己,例如,有些老师在孩子发生冲突时会说:“不要吵了!你们不可以做这个,你们去做别的事情。”但是,有些老师会用关心、体贴的心态来解决孩子的冲突。
其实,冲突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如何将负面的冲突转化为正面的学习经验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把冲突留给孩子自己去解决,让他们从中学习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解决冲突的五个步骤
当孩子发生冲突时,老师的责任是协助孩子处理问题,建议下列五个步骤:
1.描述你看到或听到的事情
单纯描述你看到的事情,有助于孩子将注意力放在外在客观的事件当中,而非着重于内在的感受。有时候,当老师描述他看到的情况时,孩子也会跟着描述他们从不同角度所看到的情况。
2.了解孩子的想法
当孩子没有主动告知他们的想法时,老师就要主动询问,并鼓励孩子试着说出内心的想法。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观点,老师的角色就是要接受每个孩子的想法。有时候,老师可以用自己的话重复孩子的观点。如此一来,便可以确定自己是否正确了解孩子的想法。
当老师可以聆听孩子的想法,给予一些回馈时,便能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不会让一个孩子成为牺牲者,另一个孩子成为攻击者。

3.界定问题的本身
有时候,老师和孩子的想法会有歧异的部分,但是有时候,他们之间又会有相关联、相重叠的部分。如果我们认为解决冲突是老师的责任,那么老师对于问题的界定就是最后的答案;如果我们认为解决冲突是孩子的责任,那么就应该听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让他们达到一致的决定。
老师必须叙述问题,然后和每个孩子谈一谈,直到他们认可老师描述的问题就是问题本身,并对老师的界定满意。

4.让孩子自己想出解决方法
通常孩子想出来的方法都很有创意,很多想法是成人想不到的。例如,几个孩子抢骑三轮车,他们想到的解决方式是:一个孩子骑三轮车,一个孩子当警察指挥交通,其余孩子当路人,这是很好的解决方式。
5.重述孩子的解决方式
再次确定孩子们都同意以这样的方法来解决冲突,并要求他们付诸实行。

解决冲突只需要五分钟
或许我们可以用三十分钟来描述整个过程,然而孩子并不会安静的坐三十分钟。但是,当你熟悉上述的技巧后,也许每个步骤只需要两、三个句子就能解决了,如此一来,一至五个步骤只需要三至五分钟,最后,只要一发生冲突,孩子便会自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