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岁自然程序表 —— 嘉洋国际学校幼儿园教师周末读书会(七)


文章选自《蒙特梭利教育的理论概述》
作者:相良敦子(日本)
出版:新民幼教图书公司(台湾)
史坦丁将第一期称为“脱变期”,第二期称为“稳定成长期”,但是将第三期(12~18岁)又称为“脱变期”。因为在第三个发展阶段的各方面与第一期的发展阶段有某些共通点。譬如在第一期,幼儿体验到由母亲的胎内出世,在身体及精神上都受激烈的变化;而在此第三期,身体上也同样发生明确的变化。他们由孩子的身体转变为成人的身体,呈现出种种成人的特点,因此在这个时期肉体和精神都感受到极大的危机。蒙特梭利将第三期与第一期一样分为两个阶段:
(1)青年第一期——12岁~15岁(青春期)
(2)青年第二期——15岁~18岁(青年期)

青年第一期——12岁~15岁(青春期)
蒙特梭利认为这时期的孩子与新生儿一样,所以将这时期的孩子称为“新生者”。如前所述,他们的身体逐渐转变为成人,因此在心理上出现以往未出现的特点。即是感受性朝向内在的自我发展,对自己非常敏感,容易产生猜疑、彷徨、激动、失望等情绪。在此之前的成长期,每个孩子的注意力都是不断朝外发展,但是在个时期的少年则开始想要探讨自己的内在。这是以往不曾存在的崭新形态的神秘时期。孩子不论本人意志如何,他“在自己内部进行创造”一一即是社会化的自我创造过程。当个人涵养愈来愈深入时,他会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产生兴趣。因此蒙特梭利又称之为“社会的新生”时期,也就是个人在社会上新生的意思。

青年第二期——15岁~18岁(青年期)
在身体转变成成人的工作告一段落以后,人就愈能确立自己,愈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表示关心。同时也愈想由他人与自己的关系中确认自己的存在,出现想要适应社会的愿望。在此时,青年人由自己和别人的比较过程中掌握到自己。因此对于自己的负面感觉特别敏感,容易产生情结,退缩到不必与外人接触的关闭世界中。在这个时期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对自己的缺点有烦恼。但是相对方面,对社会正义与自己的价值非常敏感,不论周遭的变化,会追求、诉求、抗拒、沉醉于正义与价值。

如果他不能确定“自己是何等人物”,就容易转变成挫折感、不如人、无力感、自暴自弃、玩世不恭及犯罪倾向。因此这个时期须要挺胸自信地告诉自己:“我就是我。”蒙特梭利针对这个问题说:“青年的一切生活必须做好准备,一旦时机来临他便意气风发地踏入社会;绝不能以怯懦、孤立、自惭形秽的状态步入社会之中,必须抬头挺胸充满自信。”她认为这时大人应给予孩子足以鼓舞个人、增加自信的两样礼物:其一是对可以超越自我,领导自我,激励自我的创造者(神)的信仰;另一样是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自我能力的喜悦及充实惑。因此要帮助青少年学习配合自己才能的专门技术,使他们得以应用专门技术在社会上独立自主。”

如上面所述,成长的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而人类在各种不同的倾向中一一综合,塑造成为“成人”。在达到蜕变为成人的标准以前,必须经过十八年的时间,我们无法跳跃过这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或是停滞下来。

蒙特梭利的发现就是顺应“自然程序表”,循着“自己内在的规则或法则,以及孩子在发育时必须进行的活动”。她观察到孩子“会顺应任何生物都不能改变的内在规则与法则,在发育时进行活动。假若成人基于自己的方便而禁止孩子这类活动,孩子就会在对大人的情感与创造的本能之间呈现生命的纷争。”

总而言之,在“自然的程序表”与“人类的生命”之间的关系上,蒙特梭利的观察结论如下:人的生命是大自然伟大的计划,顺天者昌,顺从生命的法则就会充满生命力,呈现喜悦、希望、爱与秩序。反之,忽视或阻碍生命法则,那生命力就会被扭曲,呈现悲哀、失望、愤怒与混乱等不良情况。
蒙特梭利所探取的方法是做好准备,帮助孩子发展,以促使生命绽放喜悦、希望、爱与秩序的花朵。

嘉洋幼儿园核心团队介绍
园长:张建春(Andy Zhang)
曾联合创办蒙特梭利亲子园(上海)
曾任美国爱家协会中国项目华东区负责人
曾任国际性的儿童社会情绪课目—PATHS课程培训师(上海)
英国赫尔大学(University of Hull)心理咨询研究硕士学位
苏州医学院(现苏州大学)临床系 临床医学专科
受训于国际蒙特梭利协会(AMI)3-6岁课程
副园长:仲梦(Cathy Zhong)
双语班主班老师
淮阴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
曾在淮安公立、国际私立幼儿园有7年教学及管理经验
主编幼儿园园本课程教材并投入使用
参与淮安市课题研究并结业
多次获得区市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
获得专业技能二胡十级、钢琴八级
北京舞蹈学院儿童舞教师资格证等
宋璟(Sarah Song)
国际班主班老师
淮阴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士学位
韩国浸礼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
韩语高级,并持有韩语教学资格证
曾在市级幼儿园教学,及多年对外汉语教学经验
Elli Boyer
英语课老师
来自美国夏威夷
惠顿学院毕业,拥有中文以及国际关系双学位
曾在泰国和韩国的小学、职业中心和非营利组织教英语
在上海留学期间,她沉浸于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中,并担任过私人英语教师
教学督导:杨素莲博士
美国斯伯丁大学教育学博士
在台北担任幼儿园园长近30年
社团法人台湾真善美幼儿园教育协会 理事长
财团法人蒙特梭利启蒙研究基金会 讲师
曾任台湾台北市幼儿园评鉴委员
曾任台湾育达商业科技大学幼儿保育系 助理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