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世界十大名校之一 –芝加哥大学

嘉洋国际学校美国夏令营记(二)

步行入芝加哥大学校园,我们犹如进入一座中世纪古堡一般。Peter忍不住问道:“老师,这里的房子怎么跟哈利波特(电影里)的一样?”哥特式建筑古香古色,在我们合影背后的高楼,是学校的经济学院(Hall for Economics)。

在拐角处,我们走进了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The Oriental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这座世界级的东方历史、文化和考古研究机构,覆盖了美索不达米亚(伊拉克)、古埃及、古努比亚(埃及南部和苏丹)、波斯(伊朗)、叙利亚、小亚细亚(土耳其)和古米吉多(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研究所里面有什么呢?太令人惊叹啦!以前教科书里才有的图片,现在就在眼前!

汉谟拉比法典:这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公元前1790年颁布的法律,刻在一个黑色玄武岩圆柱碑上,2.25米高,出土于伊朗,真品存于巴黎卢浮宫,世界上只有两件仿制品,这里有其中一件。法典石头上方是汉谟拉比从太阳神手中接过权杖的浮雕,法典真正的用意是表明皇权神圣。

捨杜/拉玛苏:亚叙文化的重要标志,人头鹰翼牛身或者狮身的保护神,其浮雕常常立于城市门口,除东方研究所外,还在大英博物馆、卢浮宫、伊拉克国立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和柏林佩加蒙博物馆收藏。浮雕从侧面看是行走的姿态,正面看是静止的姿态,这个大家伙重40吨,千里迢迢从伊拉克的Khorsabad运到了芝加哥,馆内的照片翔实的记录了挖掘、运输、修复、安装的整个过程。

图坦卡蒙塑像:埃及文物,他就是“法老的诅咒”金字塔的主人。这个五米多高的彩色塑像,头上双皇冠,额上戴着可喷火攻击敌人的饰物,手持众神赐予国王权利的证明。这里还有木乃伊,制作木乃伊的工具,木乃伊的面具,陪葬的各式泥俑。孩子们听到制作木乃伊的介绍,有的说:哇,今晚我会睡不着的。

最后参观的是芝加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建造于1928年的洛克菲勒纪念教堂,气势恢宏,教堂前端有大型管风琴,教堂内壁悬挂着两块牌子,分别是参加一战和二战阵亡的芝加哥大学生名单,纪念为自由而战的勇士们。

看着两块刻满名字的牌子,对于亡者的纪念和崇敬之情跃然其上,更多的,我想,这是在提醒一所顶级学府所要培养的人才,不仅是学术成就斐然的学者,更要有为世界和平和正义挺身而战的勇士,这也是创办者的初衷吧!

以下资料,帮助你了解到芝加哥大学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名校,以及它对华人学者的影响:

截止至2018年10月,芝加哥大学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有98位诺贝尔奖得主、还有15位教授荣获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现任教授中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44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9位和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14位。

芝加哥大学也是培养华人精英的摇篮和聚集地之一。它培养了李政道、杨振宁和崔琦三个华人诺贝尔奖得主,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著名法学家梅汝璈,著名医学家吴阶平,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著名气象学家郭晓岚,著名经济学家邹至庄、世界银行前高级副总裁林毅夫等等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或曾在芝大学习。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数学家陈省身等也曾长期在芝加哥大学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