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洋人的抗疫日记 ‖ 吴婷婷:万众一心,何惧疫情?

​2020年的春节,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注定将变得令人难忘。

对于世界各地的嘉洋人来说,这场疫情带来的不光是恐惧、焦虑、伤痛,还有大灾之后的反思、感恩和珍惜。

他们没有机会像逆行的白衣天使一样,奔赴抗疫第一线,但是他们却以普通人的视角,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了这个特殊的日子。

让我们跟随这些嘉洋人的日记,去体会每一位疫情之下普通人的真实感受和点滴感动,为前线的抗疫英雄加油!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加油!

吴婷婷 老师 淮安市嘉洋国际学校小初部

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又一次让我们见识到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快速,来自四面八方的有关新闻每天都在牵动我们的心。面对日益增长的确诊病例数据,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感到非常无助;面对日益严肃的出行管理,我们看到了国家各方力量对于确保人员健康安全作出的有效措施,我又被一次又一次的鼓舞着。

首先是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一句句“隔离病毒,但不能隔离爱”给武汉人民和每一位处在隔离期的中国人带去了最真挚的温暖。科学有序防控,而非以“湖北”作为一刀切的标准,这是一个现代文明社会对待同胞应有的态度。

因为在这场残酷的疫情面前,湖北人民真的不容易。他们最先成为受害者,也最先成为牺牲者。他们大多数人在返乡之前并未了解疫情的严重性,之后又用坚守为全国人民筑起一道健康的防线。

还记得,我所在的小区有一户家庭从武汉回乡过年。疫情爆发后,邻居们看到停在楼下车位上的”鄂“拍照的车都是一阵惊慌,但随即大家就被贴在车上的一张字条温暖了心。我清晰的记得纸上写着:“我们家自1月24号回淮安后就一直居家自行隔离,没有出门,期间都有联系医务人员上门检查,这张字条是请医务人员代为贴上的,请大家放心!”他们明明自己也正处在对于疫情的恐慌之中,却依然心系他人,有这样的爱人精神,我们何惧疫情?

我们坚强!

武汉“林晨同学”用镜头记录了他眼中的“空城”武汉。在超市里井然有序排队买菜的人们,脸上几乎看不见慌张,冷静镇定得让人难忘。

同样的秩序井然也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去大润发购置家用物品,超市管理员在入口检测每一个顾客的体温,耐心的指导顾客在进入超市前进行洗手消毒。虽然排着长队,全程却没有一个人发出不耐烦的声音。这样的秩序井然,我们何惧疫情?

我们乐观!

网上一条武汉市民晚上高楼间喊话的视频,让人笑着笑着却生出了敬佩之情——“对面窗户打开,吵下架啊!”心酸中流露出的喜感,却成为了武汉人民在大难面前“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别样诠释。

正月十二,正是疫情格外紧张的时间,我们小区一住户的父亲被确诊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恰在第二天我们家孩子的爷爷突然发烧了,他把房门锁起来,把自己一个人关在里面不让我们和孩子靠近他。这一刻全家人深刻体会到了来自疫情的威胁感。我们故作镇定的安慰他:“我们家近期一直居家很少出去走动,和病毒接触的机会很小,先吃药治疗一下。”在我们轮番多次的安慰下,孩子的爷爷心结打开了,但还是坚持孩子与他隔开一段距离。好在第二天,发烧症状消失了,我们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同样的故事也在新闻上播放着,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家人之间的互相鼓励与关爱。这样的乐观,我们何惧疫情?

我们奉献!

这个春节放弃与家人团聚留在湖北,几乎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奋战在生死一线,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无怨无悔,义不容辞。他们在保卫自己的家园,保护自己的同胞,更是在保卫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不单单是这些抗击在第一线的医务人员在奉献,还有无数默默无闻的普通岗位人员,他们也顶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我们小区出现确诊病例后,再也没有住户想要出门。我们家住在小区大门正对的楼,每天在阳台上都可以看到门卫保安大爷依然守在门口,佩戴着口罩,耐心的对进出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对非本小区的人员还会友情提醒不要随意进入。这样的例子不断的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圈、微博、官方新闻…….多得数也数不清!这样的奉献精神,我们何惧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很可怕,但中华民族每一个人都万众一心,我们何惧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