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洋人的抗疫日记 ‖ 许阳华:不出门的日子

2020年的春节,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注定将变得令人难忘。

对于世界各地的嘉洋人来说,这场疫情带来的不光是恐惧、焦虑、伤痛,还有大灾之后的反思、感恩和珍惜。

他们没有机会像逆行的白衣天使一样,奔赴抗疫第一线,但是他们却以普通人的视角,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了这个特殊的日子。

让我们跟随这些嘉洋人的日记,去体会每一位疫情之下普通人的真实感受和点滴感动,为前线的抗疫英雄加油!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加油!

不出门的日子

文/许阳华老师 淮安市嘉洋国际学校双语部

一觉醒来,很意外下雪了。

白雪铺了一地,洋洋洒洒,以前这个时候我们会在商场,在公园,在校园,散步打闹。或者,会在久违的餐厅点一杯咖啡,会在家煮一锅热气腾腾的粥,而这个时候,我们只希望情况能有所好转,我们都能好好活着。 

其实,全国一起宅的这些日子里,有的人已经无聊到开始数草莓上的黑点儿、一袋瓜子的颗粒,给橙子“接生”。或者,拾起很多年没有练的厨艺,开始挑战那些平时觉得没时间也完成不了的料理。当然,也有一些人会抓紧时间,每天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遛遛狗逗逗猫,把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觉得终于找回了人生的意义。因为对于她们而言,太久没有过这种亲力亲为的生活了。

现实或许荒诞而魔幻,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依然怀揣爱和希望继续生活,一起加油。也由衷希望早一点与那些忙到飞起的生活劈面相逢,说一句:嘿,好久不见哇。

今天,沉郁的消息里,看到新闻里有这样一条,一名婴儿出生仅仅30小时后,感染冠状病毒,莫名觉得心疼。还有一个被隔离的一岁多的宝宝,隔着玻璃,伸手要抱抱。医务人员瞬间泪湿,转头擦泪。电视机前的我们,也悄悄红了眼眶。

很难过也暗自为他们加油,希望可以早日康复,被妈妈紧紧抱在怀里。

佛教中有一种修法叫“日常禅”,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在劳作和一粥一饭的庸常中,寻找生活的真意。这段时间,我们倒是也习惯了另一种按部就班的生活,拜幼子所赐,早上依旧会早起,陪读,也自读,不知不觉间,书桌上也堆起厚厚一摞书。偶尔到龙湖遛弯,然后回来,刷刷手机检查一下学生背诵古诗的情况,再催促他们加快背诵的速度。生活慢了下来,日子静了下来,就这样开始用心打量这个世界。

我也和朋友聊,明明过往的这一年积攒了很多“作业”,比如没有好好看完的书,没有来得及整理的上课资料,没有追的剧,没有钻研一顿的菜,这不天赐良机么?

后来,我们都发现,太难了,宁愿去刷手机,也不愿意完成自己的那份作业。

可能因为,娱乐活动的诱惑主要不来自于事物本身,而是来源于平日庸碌的生活,日常的绵密的挫败感,无形有形的压力和瞬间就袭来的焦虑。

这也充分说明,快乐真的需要阻力,没有阻力的快乐只会是空虚和百无聊赖。

没有压力的快乐,同样是没有灵魂的,它们会稍纵即逝毫不走心。

所以,比起无忧无虑,忙里偷闲似乎更让人惊喜。可能也不是喜欢闲,而是去“偷”的过程本身。人可真是矛盾体。就像比起学生时代书山题海中去偷看一本喜欢的小说或者电影,和现在躺在家里不知道干啥,我更喜欢前者。

平凡的生活中更需要斗志,那就是自控力和不拖延不逃避的勇气。简单来讲,也就是不抱怨,不定义,遇见什么,就解决什么。在不需要上课的早晨依然按时醒来,在该吃饭的时间仔细的吃一顿饭,不想做的事情尽量早些解决(或者干脆就不做),让自己变成一个坚实的人。 

然后,再去面对这世间巨大的混沌和无常,潮起潮落,悲与欢的交织,感动和无奈。很赞同庄老师那句,“经此一疫,我想,很多人此后的生活可能会有所不同了。”不提那些亲历者,即使是千里之外的人,都会认真的思索一生中最值得的事。

那么,请保持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

2020年,愿苍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