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洋人的抗疫日记 ‖ 孙凯:难忘的鼠年春节

​2020年的春节,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注定将变得令人难忘。

对于世界各地的嘉洋人来说,这场疫情带来的不光是恐惧、焦虑、伤痛,还有大灾之后的反思、感恩和珍惜。

他们没有机会像逆行的白衣天使一样,奔赴抗疫第一线,但是他们却以普通人的视角,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了这个特殊的日子。

让我们跟随这些嘉洋人的日记,去体会每一位疫情之下普通人的真实感受和点滴感动,为前线的抗疫英雄加油!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加油!

难忘的鼠年春节 文/孙凯老师 淮安市嘉洋国际学校

己亥年末,

庚子年春,

必将载入中国史册的一个时间。

楚地大疫,

起于江城,

肆虐于中华大地全境。

数万人染疾,

病死者以数百记。

九州闭户,

千城封锁,

万巷空寂。

初闻疫疾之时,

我在淮安,一个江淮平原的古城,

地处江城武汉东北约800公里,

太遥远,遥远的不以为意。

腊月二十六,杀猪炖大肉,

即将喜迎鼠年春节之际,

院士钟南山一句“新冠病毒会人传人”,

让我不由的开始日日关注新闻资讯。

经历过非典SARS的我,

对钟南山院士的话,

愿意相信。

腊月二十八,

打糕蒸馍贴花花,

我踏上回乡的路。

因为孩子,我在开车时也戴起了口罩,

虽然,那时的我还不认为已经有这个必要。

一直到我进入家乡的小城,

发现口罩不是那么容易买时,

我才隐隐担忧,

这次可能又是一次SARS。

回乡四天,

在各种新冠肺炎的信息中度过,

未出家门一步。

大年初二,

因老宅寒凉加之心中不安,

匆匆返程。

那一日,国家通报确诊人数1975例,重症324例,死亡56例,

其中江苏确诊病例47例,重症病例1例。

我的家,淮安,2例。

那一刻,我有点慌。

大年初三,

两个孩子和我,

不经意的陆续感冒。

压抑住心中不断冒出的怪念头,

一天测量四遍体温,

始终没超过37°,

心中暗暗欣慰。

随后三天,

硬着头皮,

在药房人员怀疑的注视下,

陆陆续续,凭身份证买了三大袋药品,

压住感冒,是头等大事。

感冒最重的我,自我隔离在儿子的小房间。

正月十一,立春。

感冒痊愈,没有出现我最担心的情况。

七天中,对感冒的担心,闭门不出的憋闷,

铺天盖地的新冠肺炎信息,逐日增高的病例数字,

让我逐渐烦躁不宁。

使我获得慰藉的是,我的家人和我的国家。

家庭,是生活的最主要载体;

家人,是生活的最主要意义。

大女儿足不出户,读书、作业、弹琴、刷手机逗弟弟;

小儿子毫不停歇,打枪、下棋、飞镖、搭积木惹姐姐;

在寂寞无声中突然鸡飞狗跳,

给NCP阴影下的生活,带来最亮的色彩。

我为逝去的人难过,也为病患者祝福,

我为逆行者喝彩,更为痊愈者高兴。

NCP可以击倒我们的身体,但决不能被它击倒我们的心理,

心理垮了,真的就垮了。

因为心中有对家庭的信念,对家人的信念,

这种信念将会给予我们无比强大的力量。

这个家不仅仅是个人的小家,更是国家。

火神山、雷神山,

十天建造医院的中国速度,

让我看到了国人战胜疫疾的决心;

钟南山、李兰娟,

万余白衣战士逆向而行的身影,

让我看到了国人战胜疫疾的信心;

扫空全球口罩、防护服援助我们共同的大家庭,

更让我看到国人在面对灾难时的团结和力量。

这种力量,给我鼓舞,使我振奋。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

就是一部斗争的历史,

是与灾难相争的历史,

在一次次斗争中,

塑造了国人坚韧不拔的民族自信,

没有灾难可以打倒我们,

更塑造了国人赴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为了大义,甘于勇于踏上逆行路。

荆楚疫,华夏役,

中国加油!

我的鼠年春节,

有不一样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