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洋人的抗疫日记 ‖ 翟帅康:大疫当前更应理性对待


2020年的春节,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注定将变得令人难忘。
对于世界各地的嘉洋人来说,这场疫情带来的不光是恐惧、焦虑、伤痛,还有大灾之后的反思、感恩和珍惜。
他们没有机会像逆行的白衣天使一样,奔赴抗疫第一线,但是他们却以普通人的视角,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了这个特殊的日子。
让我们跟随这些嘉洋人的日记,去体会每一位疫情之下普通人的真实感受和点滴感动,为前线的抗疫英雄加油!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加油!
疫情随想
文/翟帅康老师
淮安市嘉洋国际学校

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春节,不外出旅行、不聚会、不串门;这是一个最不像节日的节日,只因为我们面临一场抗击——“新冠病毒传染”的战役。
新型冠状病毒最先出现在武汉。之前只是隐约知道这个事,原以为它太遥远,与我没有太大关系。可忽然间,它产生的影响却的的确确改变了我及家人、朋友的日常生活和节日计划,同时也让我对一些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如此重大的事件,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要记上一笔。
医务人员

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医务人员就是一线的战士。最早让我觉得这场战役与我有些关系的是我一位同学的家人。1月27日,淮安各个医院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员名单被刷屏了。我同学家人的名字就出现在市二院的名单上。因为有了这层关系,我持续关注着武汉的医务人员和各地驰援武汉的医疗队的状况,了解到他们工作的压力和日常生活的不便,心中感动又担忧,真要为他们点赞!
信息&谣言



随着武汉的封城和各个省陆续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疫情真正影响到了我的生活。我和身边的亲人朋友关心每一条相关信息。可这时,同学群、同事群、家人群,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而来,真假莫辩。如何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成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要怎么做呢?说说我个人的看法。有主动想了解的信息首选官方媒体,比如想了解全国的疫情情况首选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想了解本地信息就查询本地官媒,比如淮安网、无线淮安等。而被动接收到的信息分为几类:数据类、情绪类、政策类和知识类。对于数据类,自己看看就好,不要转发,因为我们不是专业人士,无法解读,反而有可能会因为我们的转发引起误读。对于情绪类的,分两种情况: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传播消极情绪的坚决不转发,积极情绪鼓舞人心的可考虑转发。大战在即,最重要的就是士气。对于政策类和知识类信息,要多花一点心思,多找一些相应的靠谱网站或找到相关工作人员或老师求证,不要冲动转发。
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我都经历过,但那时候总觉得离自己很遥远,而这一次的疫情就在身边,是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我,影响着身边所有人,这种感觉很可怕,但是我们要燃起希望,响应号召,尽量做到足不出户,出门带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以前那么多灾难我们都能过关,相信这一次也一定会的!坐在电脑前写这篇疫情随想时,突然觉得“平安”很珍贵。“平安”就像空气,拥有时觉察不到,失去它时,才知道应该倍加珍惜。“平安”又不像空气,不像空气天然就存在,我们的“平安”是有多少默默无闻的人们在守护。
再一次感谢守护平安的无名英雄们!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白衣天使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