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蒙氏教育】小人国之旅(下)




以下文章取自《蒙特梭利生平与贡献》一书。该书作者E.M.Stangding,1887年出生于马达加斯加,在英国剑桥大学受教育,是一位哲学家及经验丰富的教师。他在1921年遇见蒙特梭利博士,其后30年一直与她保持密切合作。

小人国之旅(下)
对成人而言,阅读是家常便饭,但对于四、五岁的小孩,却是一种惊心与浪漫的经验。“这张毫不起眼的字条,竟能像人类一样地与我谈话,真是不可思议!虽然没有形体或语言,却是不折不扣地对我说话,如此轻声、如此亲密,世界上没有其他人知道。它说话也带着权威,我喜欢服从它的命令。”一件事情如果真能像神话故事般充满前兆与不可思议的情节,真能如此。我们停下来想想,就会发现小孩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以书写来传达思想,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花了数世纪才趋于完美。但这种伟大,在我们复杂的心灵深处却激不起任何回响。

现在我们将儿童先撇在一旁,来看看墙壁四周色彩鲜艳的橱柜。这些对儿童的意义极大。因为这里不但提供许多有趣的教具,而且还是他们通往文化之路及达到自由不可缺少的工具。与普通初级学校的设备比较,蒙特梭利的教具不论在数量、多样化、范围和创作上,均极为惊人的,若没人指导,即使是成人也不知如何去使用,更别提儿童了。因此教师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协助学生去使用,并且顺带用正常的方法去使用教具,通常教导的方式是针对个别的儿童,有时则以一群同一阶段的儿童为对象。重要的是,教师必须能察觉到,何时那位儿童需要新的表达方式。

在此我们无法描述这些不同的工作,及所教授的内容,但这些资料已足够写成一部书,甚至是一系列的书。这许多小心分类分级的工作,有的是学习读写,有的是学习算术,有的是学习文法,有的是学习音乐,有的则是学习历史与地理。

提到历史,我们必须稍微提一下在大厅中进行的一项活动,我们刚刚走过时正好开始。有三、四位小孩正在玩“时光之旅”的游戏。这是一幅长条卷轴,就像古代的手抄本,整个延展开来有三、四十尺长。这个“时光之旅”是以世纪为分隔,从公元前两千年开始,到公元后两千年为止。其间有段明亮的金黄色部分,那就是耶稣生存的卅三年,这是所有历史推算的中心。

将这“时光之旅”在大厅地板上伸展开后(也可在走廊、阳台上),儿童开始将附有说明的小卡片、图片,摆在适当的年代里。一位小孩正将代表旧约圣经中的人物图片,摆在纪元前的部分;另一位则在纪元后的部分,摆上代表各世纪运输工具的图片,从罗马的马车开始,到班特力汽车以及现代喷射引擎飞机;还有一位儿童,在纪元后部分的另一边,也排列着代表各个年代的船只图片,从古代的有桨帆船到现代的豪华游艇。

在大厅更远的角落,一群更小的儿童正在进行数学研究,特别是有关十位数的进位法。他们所使用的教具,包括一条相当长的金黄色链子,由一千颗珠子构成。这条链子又分隔成一百节,每节有十个珠子。由于它的长度惊人,故相当不容易处理,几个小朋友就合力沿着地板,将它拉成一条直线。这条线的长度不得不令人想到,挪威神话中能围绕地球一周的那条麦加德蛇。最后这条链还是平平整整地躺在地面上,闪闪发光,像是金色的火车轨。现在孩子开始摆百位数的卡片:100、200、300~900,就像线上的车站一样,最后是1000,作为终点。整条金光闪闪的线看起来非常壮观。因此(你可以想像),小孩子对1000这个数字所得到的印象与尊重,远较只是平淡无奇地听到有人谈论这个数字,要强烈得多。

当所有百位数卡片都摆在正确的位置后,有些程度较好的儿童就开始一项较困难的工作。他们在卡片上写上类似259、736、888等数字,然后摆在线上的适当位置。一切完成后,就回到教室,请老师出来看看,检査他们的工作。教师告诉我们,有时候小孩子会自行用手指从第一个珠子算到最后一个珠子。这是项艰巨的工作,真正是项朝圣的工作。是的,他们正是朝圣途中的朝圣客,就像那些常想更进一步的人一样。曾有一位五岁半的小孩,数到了563,然后跑去向教师说:“我累了!(这也难怪。)我可以在那个地方做个记号,然后明天再开始吗?”

我们回到教室时,一切仍然如常进行。两位较年长的男孩进来,向教师展现他们的工作。他们一直在计算73441的平方根。要介绍他们所使用的工具及所使用的方法,会耗费我们很多时间,总之他们是算出来了,而且得出了正确答案271。
读者可能会觉得很讶异,同一班级的孩子有的在学习阅读,有的却计算如此复杂的问题。但此处我们要注意的是:第一、平方根的求出,是一连串有关数字平方的练习,以及代数中二项式表达的结果。第二、求平方根的实质过程,是借由活动的象征数字进行。第三、蒙特梭利学校中,并不鼓励将学生做水平式的分班,更不会以“A”“B”“C”分类。事实上,蒙特梭利也坚持,为了得到最佳的全面效果,最好在年龄层上有二年至三年的重叠。

有关教师及她的工作,我们还谈得很少。她和旧式学校的教师很不一样,这也是访客经常忽略她,而将注意力集中到那群渴望工作的“自由儿童”的令人讶异及迷惑的自发性活动上的原因。虽然如此,教师大部分的时间仍是以不干涉的态度忙上忙下,鼓励他们、说明新的使用方法,及改正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她会直接纠正环境中被某人打乱的秩序;或是辅导尙未正常化的儿童,避免侵扰他的邻伴;或试着以新教具来引起他的兴趣。她从未闲着。就算她似乎没事可做,她仍是在观察儿童工作,看看有谁最需要她的指导。在任何情况下,教学是项艺术,但在蒙特梭利制度下,更是优雅而且乐趣十足。

随着我们在教室走动,当愈来愈惊讶于在不受老师干涉下,学生竟能完成如此多样、如此巨量的工作时,有两个问题不断地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第一、是谁让儿童们工作?第二、是谁在维持纪律?用什么方法?在普通幼稚园里,这都是老师的工作。她不但要决定那位学生做什么工作、做多久,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去工作。她的任务之一就是(虽然是痛苦又费力),不断地催促那些注意力四散、动作又缓慢的学生,就好像牧羊犬在赶羊群一般。在蒙特梭利学校,这种比喻就不恰当了。没有人在强迫学童工作,我们看得越多,这个印象也就越深刻。而教师更不可能样做,因为有的学生整个早上都没有和她交谈过,除了每天早上互道早安以外;学生也不是为了分数或害怕受处罚而工作,因为这些都是不存在的。

纪律也不是靠老师来维持,至少不是直接的这种情形,作者已得到数十次的证明,每当我在观察一所蒙特梭利学校时,教师经常离开教室,而没人负责。但此时大多数的学生非常专注于工作,并未察觉到此事。
因此很显然的,蒙特梭利教室中所显现的纪律,是从内在而非外在产生的;但这种自我纪律并非短时间内一蹴即达。它是长期内部成长的结果,要经过数个月的训练才能得到的成绩。

但此刻我们必须停止冥想,回到儿童身上,因为教室里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一件非常奇特的变化发生了。好像帕修斯神不经意地从天上掉下来,手拿着蛇发女怪的头,将每个人都变成了石头。不久,我们就发现这件怪事不是美杜莎(蛇髪女怪的姐妹)所造成的,而是静静地悬挂在墙壁上,以大写字母写的“安静”两字。随着每个小孩看过它后,忽然间,铅笔、粉笔、字母、杆子、珠子,或任何他们正在工作用的教具,都静静地放了下来;不久,所有的小手都停止了工作,小小的身体也停止了动作。宁静弥漫了整个教室,就像微风轻拂过整个池子。

现在,老师缓慢地拉下了窗帘,更加深宁静的气氛。一种凝重神秘的微光笼罩了整个教室。当每双小脚和小脑袋更加沉静后,教师开始慢慢地走向门去。她神秘又严肃地走动,像是女牧师走向内部神坛,将要执行一项严肃的仪式一样。她很小心地打开门,不发出一点声音,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出了房间,让身后的门微开着。
访客也不自觉地被牵扯进这种神秘的宁静中。他静坐着,想像下一步将发生什么。有一段时间什么都没发生。只是大家的注意力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沉默之声”,例如椅子的劈啪声,时钟走动的声音、远处的火车声、园中小鸟的叫声、远处走廊的关门声,及遥远的音乐声。然后访客开始感觉到有人在移动,在半明半暗中,他看见一位小孩站了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提起他的小椅子,再小心翼翼地摆在地板上,不发出一点声音。现在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他开始在小桌子间穿梭,直到消失到门后。另一名小孩又站起来了,同样地轻声、小心,又偷偷地溜出门口。然后一个接着一个大家都不见了。

刚开始我们奇怪的是,为什么站起来的是这个小孩,而不是那个?为什每次只有一位,而其他的都停留不动?但当我们的耳朵听到原先并未注意到的事时,疑问就豁然开朗了,原来是那位躲在幕后的老师,非常轻声地在叫着每位儿童的名字。但却不像是声音,说是悄悄话也不对,倒像是鬼在低吟。没有重音,一切平淡无奇,像是一阵烟雾在空气中飘扬,或是飘浮中的薄纱,神秘得好像精灵的声音。教师的声音透过沉寂的宁静,到达每位热切期待中的儿童心里。
那些习惯将小孩想像成“除了睡觉否则永不休息”的活泼生物的人,当他们看到满屋子小孩像雕像似地坐立了十至十五分钟,而没有老师在场时,定是有所启示。但这些儿童已在许多方面征服了自己。而且,在长时间安静等待的训练中,每位小孩都很有信心地认为,只要他等得够久,总会轮到他,然后他会很乐意地站起来,服从它的召唤。

当最后一名小孩从房间内消失后,整个“宁静游戏”就结束了。墙上的“宁静”两个字再度面向墙壁。小孩又静静地回到了原来的地方,所有被打断的活动又在桌上、地毯上或地板上重新开始。再引用一次我们刚才的比喻,微风又轻拂过水池,激起的涟漪在太阳下快乐地跳动着。
在我们结束小人国之旅,并回顾最后一眼时,其间的标准与价值,与我们所居住的竞争与挣扎的成人世界是如此不同,米兰达的话不由得脱口而出:
真是奇迹,这么多善良的人。人类真是美丽,这真是美好的世界。这么多善良的人在这里!

供稿:嘉洋幼儿园
文章审稿:赵倩 刘萍 张建春

【国际高中部】五大特色优势助力嘉洋学子走向世界

【参赛邀请】趣味创作竞赛火热启动,谁是最耀眼的编程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