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思考】学会做一个“偷懒”的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不是想当然去做,而是要靠理论经验等武装自己、指导自己。因此,要想做好一名班主任首先必须树立勤于学习的信念。一是要学时事、学政策、学方针、学法律法规;二是要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三是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经验;四是要学百科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保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工作中,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可以采用“拿来主义”,借“它山之石”,即许多名师的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有人说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是班主任。但他管理的事情却最繁琐,学生的身体、心理、学习、生活……都是班主任时时刻刻所必须了解的。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应该对他所带班的每一位学生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因材施教。向同学们调查、课内外观察等多种渠道了解每一位同学的特点,备案于脑,熟记于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再处理起班级事务来便胸有成竹了。 

学生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有的学生上学期成绩可能名列前茅,下学期成绩可能一落千丈;有的学生书面作业工工整整,家庭作业可能一字不写;有的学生昨天可能兴高采烈,今天可能垂头丧气;有的学生人前可能乖巧可人,人后可能言辞恶劣;有的学生刚才还是和颜悦色,马上可能拳打脚踢。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个体,班主任必须用心、细心,具有恒心地去观察学生每时每刻的变化,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把准脉,“摸清病理,对症下药”。

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来说,他们毕竟还是颇为顽皮的儿童。他们无论是做事,还是学习,往往只凭一股“热乎劲”,做事缺乏思考。如果班主任不加以指点和引导,学生就很有可能做错事,或效率很低地完成任务。因此,作为班主任就要有超前意识,要加强对学生的提前指导、细心点拨,要“防患于未然”,“杜渐于微”。  

班级工作错综复杂,如果光靠班主任一个人恐怕是杯水车薪、事倍功半。做一名好班主任不能把权力高度集中于一身,要学会适时偷懒,“权力下放”管学生。

班干部是班级的“火车头”,是班集体的核心骨干力量。因此,要认真挑选班上责任心强、敢说敢管、能坚持原则的同学来担任班干部。平时还要注重抓住时机指导他们工作的方法,给他们多提供锻炼工作能力的机会,培养他们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班主任在轻松的同时,班干部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可谓“两全其美”。 

经常会看到,当我们在表扬一位同学回答问题响亮时,其他同学也一定会跟着大声回答。所以,当我们的学生不小心犯错时,班主任可以不急着加以批评,而是学着为他们找一些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带着放大镜去找寻他们的优点,多给他们一些“雪中送炭”式的赞扬。

面对不同学生,不同的班集体可以锻炼不同班主任老师,不要因为班里“不同款式”的孩子而抱怨,因为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出不同的孩子,对老师对班主任是不同程度的挑战,对教育生涯的成长也是一种助力。一勤一懒,一张一弛,就像一曲美妙的音乐,在高低错落中方显班级管理的和谐与优美!


文字 | 王蕾老师  国际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