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思考】如何上好一堂美术课?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们美术老师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

要想上好美术课,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内驱力,在一次次课堂实践中寻找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做好美术课前准备 / 01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五年级《团扇》这一课里,我先制作了示范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还准备了影片片段和关于团扇的图片。影片和图片结合的范例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等等,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做好美术课堂教学 / 02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也不是没有效果。

国外的老师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

做好美术作品的评价 / 03

大人看孩子的画往往摇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却不知道,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