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点燃孩子的内驱力(下)

心理学的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罗切斯特大学社会科学心理学Deci Edward L. 和Ryan Richard M教授共同提出)认为: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relatedness)、自主感(autonomy)和胜任感(competence)。这就是一个人的内在动机被增强的三个重要因素。

如果三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就能促进儿童的“内在动机”形成。在学习上亦是如此。

归属感
Relatedness

孩子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孩子能感受到来自家人的爱,集体的认同以及基于一致目标带来的强大力量。青少年开始拥有更多的同龄朋友、导师。他们会在有归属感的时候加倍努力。对于学习而言,归属感可以让人全身心投入、不受负面情绪干扰,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渐渐进入青春期,开始注重和同伴的交往合作关系以及这个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归属感是一种被群体接纳、包容、重视的感觉,作为集体中一份子,孩子更愿意被所属的集体所认同和接纳。当集体目标明确,步调一致地前进,孩子会很乐意地同往。

  在一次道德法治课中,我让孩子们为班级选择一个特别的口号,其中有几个孩子们特别喜欢,也朗朗上口,于是我选择在学生们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时候,作为口令让孩子们大声喊出来。“四班!四班!猛虎下山!”、“天空一声巨响,四班闪亮登场!”他们非常享受这种共鸣的气势!每次从口号扩展到学业上的提高时,孩子们也是义无反顾地执行:安静、聚精会神,积极思考。

  在班级组织层面,建立共同目标、规则和价值观后,当执行这些目标和规则时就会产生归属感。因为班级的荣辱得失与每个孩子息息相关,当他们彼此的关系密切,他们和老师的关系密切之后,他们渴望为班级创造更多的荣誉和成绩,只需一声令下,一定赴汤蹈火。

  在家里如何操作呢?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不让你的家给孩子产生焦虑情绪。如果家给了他家庭的归属感,那么这个家庭的荣辱得失就与他息息相关,归属感会使得他努力学习。

  如果看到小朋友学习出现状况,除了查看学业功课外,家长不妨就归属感这方面进行探究,聊聊学校发生的事情,好玩的、有趣的、引导孩子敞开心扉,因为归属感中的焦虑会令人分心,不容易被觉察,它有时隐藏于日常生活细节之中,慢慢改变自己在群体的认知。集体生活的问题、社会身份认同感的缺失会造成学业问题,这不是自身学习能力的不足。家长可以让孩子发现并加强自身认识,重新理解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调整自己的心态,造就自信,增强归属感。

自主感
Autonomy

  这点对于青少年很重要,因为青少年时期是探索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的关键时期。他们感觉到自己可以去探索,并做出决定,是未来独立面对挑战和积累经验的开始。

  随着一年一年课业的加重,日常生活中的自主感就会变低:孩子们须坐在班级里、必须听课,必须服从安排。如果感觉自主被剥夺时,孩子往往通过做出与要求完全相反的事来重申其自主权,这就是为什么“让他往东偏往西”。

  但如果让孩子感到自己的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由自己掌控,情况就不同了。

  自主感不仅仅体现在由自己安排时间和学习计划,也体现在对各项学业练习中,孩子有机会在相对轻松的氛围环境中,琢磨原理,自己去感受细节并思考和改进。

  在教学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面批作业,老师带着宽容一边提醒,一边让孩子自己多思考错误问题出在了哪里,开几个可爱的玩笑,提醒孩子注意。孩子慢慢会发展主动思考的意识,会更集中注意力听老师的讲解,并带着自己的“心”来揣摩学习的门道。

  但如果在异常严苛的学习氛围中:对孩子每个小错(发音、口语、语法规范)都要严厉纠错和谴责,那么孩子也会好好练习、不犯错、认真表现,但这是为了避免惩罚或者责备——短时间也能取得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却显然一直停留在“外部动机”的激励,没有机会让孩子充分感受并发展“自主感”,其实不利于“内在动机”的激发。

  培养孩子自主感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在生活的事上有自主感。先从小事开始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做的过程中,要陪伴在孩子身边,要观察他的表现。结束后,及时带孩子复盘,引导他自己思考和总结。培养自主感,就是放手、陪伴、复盘这个闭环。

  如果孩子试图收回自主控制却不能成功,求而不得之后他会逐渐明白自己对结果无法控制,就会陷入毫无积极性的状态,变得无欲无求,既不爱学习,也不捣蛋,提前进入了躺平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油盐不进,奖励和惩罚都没作用。

胜任感
Competence

  孩子的自信心,认为“我能行”的内在心理印记。也就是说,当孩子认为他能行,他会就更愿意尝试,哪怕是遇到困难。在课程中,课堂、作业、测评都要让每个不同水平的孩子都有机会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这也正是嘉洋学校目前努力为孩子们做的,让孩子既觉得有趣,又觉得努努力就能做到,充分体会到了“胜任感”。比如在三年级的自然拼读教学中,刚接触到拼读的孩子会感觉有些难,但老师把一个单词分化成不同的小音节,利用有节奏的手势和有趣的视频,孩子们加上自己的理解去记忆单词的音节以及单词和词义的关系,一个难背的单词就迎刃而解了,孩子们甚至开始过目不忘。

  家长们在生活中也可以多创造机会,交给孩子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小任务,让孩子有机会体会到胜任感。如果是很高的目标,不妨把学习目标拆解到每一天具体且容易执行的小细节,有趣又有小挑战的任务,会给孩子胜任感。

  有趣的是,心理学中还有一种叫做“认识失调”的理论。举个例子:用低奖励,反而能让孩子自我说服。一个孩子本身不爱学习,但又必须每天学习,这就是认知失调。您可以用一些巧妙的奖励技巧,控制他的心理。比如每次考好了,您都送个大礼,孩子久而久之就会误以为自己考第一就是为了得到礼物。外部奖励过大,这种高奖励就会让孩子一边拿着奖励还一边讨厌学习,厌学就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有一天,礼物不能满足他了,他就不愿意努力学习了。反而用低奖励,孩子就会自我说服,让自己喜欢上学习,逐渐找到学习本身的乐趣。

  最小的奖励,会带来你所希望看到的行为。其实,最小奖励也可以是一句话,比如“算你厉害”“算你赢”。我常在课堂上对那些调皮不肯写作业的男生说:小A,小B,小C,这个作业有点难,这节课如果你能写完,就算你赢!“开始这几个孩子有些嘟囔和怨言,没几分钟后,就进入了状态。不到下课就提前完成了作业。让老师非常惊喜!继续对他们口头表扬:“你赢了!你做到了!”即使一句话的奖励,也会使他们心里有成就感。其实我在使用“认识失调”理论,训练孩子自己说服自己,去寻找学习本身的乐趣。

  再比如说,孩子在犯了错之后,弄坏了东西,心里很愧疚,如果这个时候咱们给他来个重惩罚,那就会把这份愧疚给抵消掉,他会认为自己已经被惩罚过,所以就不必再心怀愧疚,孩子犯同样错误的几率会变大。相反,给予小惩罚,可以让孩子自己责备自己,让他耕耘自己的内心,从而实现自我约束。

  亲爱的家长们,说了这么多,其实总结一句话,就是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机呢?请尝试着培养孩子在学习方面的三个心理需求吧:归属感(加强孩子与家庭与家长与学校、班级的连接)、自主感(从小培养孩子做学习的主人,自己做主,自己承担责任)以及胜任感(让孩子在学习中尝到甜头,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欢迎留言和分享你的想法和故事。